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咨询电话:15313265576   服务邮箱:service@zxway.cn    投诉建议:vincent@zxway.cn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如何构建互联网时代情感共同体?
如何构建互联网时代情感共同体?
发布人:qinqin发布时间:2022/4/12 15:47:57

2020年时,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9亿,如今数据持续在递增。足以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

根据艾漫数据《2020青年兴趣社交白皮书》显示,88.7%的青年社交用户都追星,并且大部分的人会为了偶像“氪金”。

粉丝短暂的狂热行为与媒体紧密关注,饭圈亚文化成为当今社会时常讨论的话题之一。

情感:构建共同体的一种尝试

“预言家”鲍曼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归因于一种流动的、液化的现代性开始取代原有坚固而有质感的现代性。在这种流动的现代性中,一切都被液化为流体,事物没有任何固定和长久的形态,所有的关系和定位不等固定成型便融化流散。流动现代性的液化力量不仅消融了个体在共同体中的安置场所(placement),连构成共同体的各种持久可靠的位所(place)本身也被消解了。从原有生活世界抽身的个体根本看不到重新回归的可能,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游牧者。

社会学的关切在于,脱离了传统保护与束缚的游牧者将如何共同生活?马费索利给出的答案是,在揖别现代社会的“社会共同体”之后,身处后现代社会的个体将在“部落共同体”中得以聚合,重建共同体。也就是说,新部落成为在流动的现代性中任意漂流的游牧者的特有集结方式。与传统社会的稳定部落不同,新部落处于永恒流变之中,因缘聚集,缘尽而散。

可以说饭圈正是中国社会步入互联网时代后重建共同体的一种尝试,虽然刚开始会很艰难。

人们崇拜偶像的进阶历程,经历了狂热追星,粉丝,饭圈文化。加之媒体推波助澜,让饭圈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饭圈文化的人群因为共同的喜好而相聚,他们不用处理复杂的交际关系,共同的目的就是为维护,喜欢共同的偶像,这种情感我们叫它“圈地自萌”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沉迷这个爱好。

群体之间因为爱好一样,因此相互融洽,观点一致,极少出现分歧。其氛围可以让你感到温暖,这便是“饭圈文化”的魅力,可以说这种吸引力对那些内心孤单人是巨大的。

这种“在一起”的社会关系具有“神圣性”和集体感性(collective sensibility),能给孤独的个体以温暖的慰藉。


温情只是新共同体中的情感侧面体现,它还有另一个明显的特征饭圈,圈子,是封闭性的。

马费索利设想中的新部落是一个开放空间,现代人在新部落中体验着一种被时刻的新鲜感所润色的野性生活。但现实中的饭圈作为消费场域被资本形塑为充满禁忌与边界的封闭场域,规矩繁多,并经常性地处于一种紧绷状态。

 饭圈中,他们认为合格的粉丝必须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亮明自己的身份(粉籍),并且他们讲究忠诚,如若粉上其他偶像,必须更换新的账号。

并且在日常时,不能提偶像名字的全称,只能写简称,平时发言需要谨言慎行,不能为偶像带来负面影响,引战。

饭圈规定很严格,例如每日必须在偶像话题上签到,转发等操作,一旦违反规则,情节较轻的道歉,比较重的需要退圈了。

为了识别是敌是友,他们也拥有自己标识,或者语言代码。这种行为类似于古代的帮派一样,虽然外人听闻之后感觉,自己仿佛失去了自由,但是圈内人却拥有一种归属感。

一个圈的会拥有暗号代码,用来区分对方是“同担”与“对家”还是“路人”与“黑粉”

这种行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娱乐范畴在某种意义上乃是当前社会结构的部分投射。

 

 重建情感共同体亚文化

传统粉丝研究认为,粉丝文化作为一种文本盗猎行为,具有拓展原有文化意义的生产性与反抗(压迫性)主流文化的抵抗性双重意义。

近些年,资本强势入驻互联网,渐渐地影响企且改变了粉丝文化。传统模式下,艺人是商品的生产者,粉丝消费的不是艺人,而是相关联的商品。

经纪公司包装,量产偶像,将偶像的公众形象、私生活、衍生品、作品,用于制造流量。粉丝起到生产流量的任务。

粉丝文化从而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媒介技术的社交性特点为粉丝文化与其他文化圈层的接触、对话和沟通提供了渠道,也给予了建构共同话语符号的机会,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通过细致巧妙的制度设计转换为对粉丝情感性劳动的征用与扩张(粉丝则彻底沦为数据劳工);另一方面,消费主义导向的文化生产机制也促使受众沉溺于娱乐化的情感消费,亚文化本身的抵抗性在这一连串符号消费中被逐渐弱化、消解,甚至主动谋求主流文化的认可与接纳,而非伯明翰学派一开始所主张的对分层等社会问题进行反思与抵抗。


社会变革性和互动性的不断深化,在社会环境、大众文化、社交媒介等多种因素的集体合力下,大众文化图景更加多元且充满流动性,脱胎于粉丝文化的饭圈亚文化表现出极为复杂的面向。

经过各种力量形塑后的饭圈亚文化作为重建情感共同体的一种尝试,有一些获得主流文化的接纳,但因为饭圈文化最初不具备独立性与反思性,因此别提实现“团结的共同体”。

 如今,传统文化理论无法全面地阐述饭圈亚文化的时代特征,要结合社会性与政治性来重新审视。

 

云计算服务
短视频服务
客服热线:service@zxway.cn

ICP备案网站信息: 京ICP备14046347号-1           

版权所有@ 2014-2039  知心伟业 

知心伟业